平安山一大简报
2025年第5期(总第33期)
安委会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2025年9月
安保部
※工作动态
一、8月25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秋季开学暨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对做好秋季开学暨学校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确保新学期开学安全、平稳、有序,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大局。副省长陈平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院)在勤笃楼150会议室设分会场,校(院)党委书记刘思金,副书记王宇轩,党委委员、副校(院)长贾海宁、张继国参加会议,校(院)安全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各临床学院副院长参加会议。
二、9月3日,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戚思宇,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一行来校(院)调研校园反诈宣传教育工作,校(院)党委委员、副校(院)长张继国陪同调研。
三、9月2日、3日,校(院)紧紧抓住新生入学安全防护的这一“关键窗口期”,邀请公安机关干警、普法脱口秀律师走进校园,聚焦防范电信诈骗、拒绝跨境赌博、争做守法网民、维护国家安全等内容,深入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普及法律常识,传授防范技能,进一步提升了新生的安全素养,切实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四、9月16日、23日,校(院)党委书记刘思金带队分别到济南校区、泰安校区食堂现场检查食品安全工作,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进一步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全面保障师生医护员工饮食健康。校(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检查。
五、9月16日,校(院)召开网络安全工作会议,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责任,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校(院)党委委员、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党委书记孙志坚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院)各单位、各部门分管网络安全负责同志和网络安全管理员参加会议。
六、9月29日、30日,校(院)党委副书记王宇轩,党委委员、副校(院)长贾海宁、张继国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中秋国庆假期前安全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风险隐患,查找薄弱环节,进一步压实安全工作责任,切实维护校园安全。校(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检查。
※安全常识
一、电信网络诈骗是什么?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如电话、短信、互联网等,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二、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是什么?
1.非接触性作案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网络远程实施诈骗,无需与受害者直接见面,隐藏身份和位置,增加了侦查难度。
2.手法翻新快且多样
紧盯社会热点,利用疫情、元宇宙、AI换脸等概念设计骗局,诈骗类型不断翻新,如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
3.精准化信息诈骗
通过钓鱼网站、木马程序窃取个人信息,针对不同群体定制话术,如对老人谎称“养老金账户异常”,对学生提及“校园贷逾期”。
4.团伙化、跨境化犯罪
诈骗团伙分工明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部分窝点设在境外,增加了打击和追赃难度。
5.利用心理弱点诱导
制造恐慌、贪婪、同情等情绪,使受害者在慌乱中失去判断,如以“紧急情况”“高回报投资”等理由诱骗转账。
5.资金转移快速隐蔽
赃款到账后,通过网银、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等渠道迅速拆分转移,难以追踪。
6.社会危害广泛
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受害者心理创伤、家庭矛盾,甚至因巨额债务导致极端事件。
三、十大高发电诈类型
1.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是发案最高的诈骗类型,被称为“诈骗之王”。分为前期引流、小额返利和实施诈骗三个环节。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兼职广告,或以“免费送礼”“技能培训”等名义拉人进群。初期让受害人完成点赞、关注等简单任务,并支付小额佣金以博取信任。群内“托儿”晒高额收益截图,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App做“进阶任务”,随后以“任务未完成”“账户冻结”等理由要求继续转账,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
2.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诈骗分子先伪装成投资导师或婚恋对象,通过假盈利截图或“直播课”骗取信任,或以高回报理财为诱饵接近受害人。随后让受害人代为操作虚假投资账户,伪造盈利截图,诱导其开户注资。受害人前期小额提现成功,待大额投入后,诈骗分子再以“系统异常”“账户冻结”为由索要“解冻费”,最终卷款消失。
3.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诈骗分子先在电商平台、社交群发布低价商品、代购或“特殊服务”(如代抢门票、论文代写)广告,寻找目标。之后诱导受害人通过非正规渠道私聊交易,以“省手续费”等理由要求私下转账。收款后以“补缴关税”等名义继续骗钱,随后拉黑受害人。
4.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快递包裹附带小卡片、二维码引导受害人添加虚假客服,或以受害人误购买“百万保障”等为由与其建立联系,随后引导受害人下载小众聊天软件支付费用或配合操作。最后以指导操作为名,诱导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远程骗取资金。
5.贷款、征信类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银行或网贷平台等,发布“无抵押、秒放款”虚假广告,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以“修复征信”等为由要求缴纳“保证金”,再编造“操作失误”“流水不足”等理由继续索要费用。骗取钱财得手后以新借口继续诈骗或直接失联。
6.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诈骗分子先盗用领导、老师或熟人的社交账号头像及信息,伪造身份添加好友或混入群聊,与受害人建立联系。然后模仿被冒充者语气嘘寒问暖或发出指令,骗取受害人信任。最后再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7.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冒充公检法人员联系受害人并对其威胁恐吓,谎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展示虚假通缉令等法律文书,要求配合调查并保密。再诱导受害人切断与外界联系,转账至“安全账户”或缴纳“取保候审金”。
8.婚恋交友类诈骗
诈骗分子打造“高富帅”“白富美”人设,在婚恋、交友网站物色目标。通过长期聊天塑造完美形象,与受害人建立恋爱关系。最后以遭变故、急用钱等理由索要钱财,直至受害人察觉或无力支付。
9.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诈骗
诈骗分子会发布低价卖号、道具、点卡等广告吸引受害人。随后诱导受害人脱离正规平台,私下交易。最后以“解冻费”“注册费”等名义要求转账,得手后再拉黑受害人。
10.机票退改签类诈骗
诈骗分子先冒充航空公司客服,准确报出受害人航班信息获取信任。随后谎称航班延误或取消,承诺赔偿并诱导下载指定软件或登录虚假网站。最后通过屏幕共享等方式转走受害人资金,或诱导其转账。
四、怎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1.要有反诈意识
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反应。
接到类似要钱、转账的信息及电话务必要提高警惕、有防诈意识,切记“不听、不信、不汇款”,一定要及时与转账方直接联系、亲自核实。对诈骗分子的各种理由、诈骗手段要谨言慎行。
2.不要感情用事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若有人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老师或保卫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3.切忌贪小便宜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犯罪分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一定要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4.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