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林
(山东.泰山医学院保卫处处长)
高等学校加强技防建设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高校技防建设的投资、规模、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和展示一所高校安全工作地位、水平甚至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然而,技防是怎么回事?如何设计方案?得花多少钱?什么样的方案先进……不知愁白了多少学校安全主管的头。本文从技防建设方案设计的几个核心要素入手予以诠释,希望对同仁有所帮助,早日摆脱“菜鸟”的帽子,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技防方案。
●经费窘迫决定了技防立项的定位
在高校,安全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相比处于什么实际地位,各位同仁内心不言而喻。指望学校主管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地位而优先重点倾斜是不现实的。高校之间的情况又千差万别,一般而言,大到数百万,小到几十万,项目批下来,恐怕都被去掉不少的“水份”,实施起来总觉得资金窘迫。对此,我们要正确对待,一方面不要盲目攀比,奢望一步到位;一方面,不要垂涎于一些产品研发商的宣传和讲座,追求不适用的新技术、不必要的高指标。“专家们”只研究技术和市场,甚至走在先进设备、产品研发的前列,但是,他们并不真正懂得高校的安防监控需求。他们不知道“蛋糕小”是高校保卫主管心中“永远的痛”而夸夸其谈,坐而论道。其实高校安防仅属于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的范畴,高校技防的先进性只是相对于过去传统的人防和物防而言,安防等级要求并不高,远非奥运安保、世界杯转播、世博会等超级需求的场所,不需要高精尖的技术、产品和奢华的场面,自然也无需追求业内的所谓先进性。经济实用,稳定可靠,可扩展与兼容即可,就像家庭装修房子,多少钱是多?我们要在研究上下功夫,在取舍上下功夫,在重点上下功夫,
●仅靠技防施工公司不会为你设计出真正理想的方案
一般来讲,技防施工公司也不会帮你设计出真正适合你需求的方案,因为他只知道安防监控,不一定知道高校的安防监控,也未必知道高校的特殊需求,不知道你要什么,除非他的工程师向你一样,在公安保卫岗位上一干十几年,知道你哪里容易出事,知道你为哪些案子破不了而着急上火。
监控系统在高校安防的应用也就不超过十年的样子,而监控系统在各行各业的运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金融、道路、水利、生产管理、电力等系统,政府部门、商场、小区、宾馆等场所都有广泛的运用,而高校的安防需求与之存在很多差异,因而,有着辉煌监控工程业绩的公司未必做过高校安防监控,而做过高校安防监控的公司有多少家呢?做过5所高校以上的公司,全国又有多少呢?所以,奉劝踌躇满志而又无从下手的同仁,在没有搞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之前,最好不要将方案扔给蜂拥而上的工程师们而迷失自己,丧失设计方案的主动权。
●你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吗?
上面在分析集成施工公司不知道你要什么的原因时,其实还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除非你能准确的说出你的全部真正需求。
典型模拟问答
问:你的想法是……
答:这些地方都得能控住?
问:控什么?
答:爬墙的、偷东西的、街面、广场……
场景模拟(D1画质)
镜头一:摄像机纵向俯瞰一条围墙,一不明身份男子翻墙而入……
问:满意吗?
答:爬墙过程看清了,但看不清脸……
镜头二:校门口,一身背盗窃的笔记本电脑的犯罪嫌疑人混在进出的学生中走出了校门。
问:看清人了吗?
答:衣服颜色看清了,但镜头里人太小了,根本看不清脸……
镜头三:画面横向覆盖了一条校内主干道,过往车辆穿梭而行……
问:满意吗?
答: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肯定能看到过程,但车号看不到……
镜头四:画面纵向截取校内一街面。
问:迎面走来的人脸可以看清吗?
答:很清楚,可是,嫌疑人没走街面,从人行道走的,出了镜头了,还是有死角……
镜头五:画面覆盖运动场,因两球队争夺激烈而引发了群殴……
问:能看清楚吗?
答:平常看静态画面还很清楚,但这种情况下,因殴斗双方在不断移动,快球操控有延迟(校园网传输),老是无法快速跟踪,也就看不清都有谁动手打架……
各位同仁,以上摄像机提供的D1级画质的录像画面,达到你的需求了吗?
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是施工公司的原因,还是你不知道或没有提供出你的全部真正需求呢?
以上模拟场景和对话是笔者多次遇到的,有很多公司的施工人员苦不堪言的摇头:“他们到底是要什么呢?自己都弄不明白,一会儿这,一会儿那,这活儿怎么干呢?”
让我们复盘分析以上场景和画面:
镜头一:
原需求思路:及时发现翻墙而入、图谋不轨的人员,如有违法嫌疑,可通
过录像画面辨认嫌疑人面部特征,为侦破提供线索和证据。
分 析:
1、很多校区面积在数千亩的高校都有蔓延数公里的围墙,如要满足和实现以上需求,得设置多少摄像机?
2、每年有多少翻墙而入的人?这些人当中图谋不轨的人又有多少?可能造成的后果又有多大?几率和潜在危害很小的隐患却花费大量的资金去防控,效益极差。
推荐思路:设置“电子围墙”——周界主动红外对射报警器取代大批摄像机,以实现攀越报警,闻警出警,即使误报率高也不伤大雅;如一定要监控到人,可放弃第一道防线(围墙),转而退守第二道防线,在嫌疑人向内渗透后可能必经的几个路口设置少量枪式机即可实现。
镜头二:
原需求思路:通过设在校门口的摄像机,获取步行混入学校盗窃电脑嫌疑人的进出时间、体貌特征。
分 析:通过设在校门侧面的摄像机,试图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获取嫌疑人清晰的面部画面谈何容易?
推荐思路:在校门正中设置两支枪式机(一进一出),经过多次模拟,调试,选择适合焦距的镜头(8-25mm),使得图像画面边框能保证框住大门宽度,这样所有步行进出校门的人员上半身及面部可清晰地出现在镜头里(人流遮挡除外)。
镜头三:
原需求思路:既能看清交通肇事的全过程,又能获取当事双方的车辆牌照,便于事后处理。
分 析:横向覆盖校内主干道的镜头,可以实现对交通肇事的过程资料获取,很好,但无法同时实现对车牌号的获取。
推荐思路:在道路的两端增加两支8-15mm镜头的防眩光枪式机,录像画面框住道路,可确保获取过往车辆的清晰牌照。
镜头四:
原需求思路:获取从街面通过的嫌疑人的面部画面。
分 析:设置在路边的摄像机画面截面没有覆盖可能通过的所有路线。
推荐思路:调换小焦距镜头或宽动态摄像机以扩大监控范围,或另增加一台摄像机交叉覆盖,确保不漏人。
镜头五:
原需求思路:控制大型聚集场所,便于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和处置。
分 析:控制大型场所和群体性事件,要求摄像机的选型和操控能保证快速变焦(拉近—拉远)、追踪,而基于网络传输的快球在控制上有无法克服的巨大弊端—延迟1-3秒,这将使得昂贵的快球性能丧失殆尽,远不如“落后”的模拟方式操控的快球得心应手。
推荐需求思路:换掉“先进”的网络传输方式,改为模拟传输方式的快球。
从以上细节的例举和分析可见,高校保卫组织项目主管基于对高校内部和周边治安环境、多发案区域、重点要害部位防范需求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对于方案设计和使用后的效果是多么的重要!
●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监控是当今高校技防设计的首选吗?
回答是否定的。首先,监控并不是网络数字化的产物,相反,早在网络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监控,其主要传输介质是同轴线缆和光纤,在数字硬盘录像机问世之后,传统的模拟监控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只是存在着制约发展的瓶颈——远距离传输难——同轴线缆只能在几百米的距离上提供较清晰的图像,而能清晰传送上百公里的光纤及转换设备光端机价格昂贵,难以承受。
网络传输视频图像技术的出现,使监控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哪里有网络,哪里就可以有监控。人们再也不用为远距离的图像传输发愁了。果真如此吗?未必。高校的安防监控需求与其他行业的监控需求,在技术上基本相同,但需求细节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笔者将监控在高校安防系统中体现出来的本质功能归纳为三个:实时监看、回放取证、报警联动。
实时监看:通过操控高速快球,实时发现、快速捕捉、追踪、聚焦、辨认大型特定室外区域内的事态(违法违规、聚集等)。
回放取证:事件(案件)发生后,调取存储的录像资料,为后期处置提供线索和证据。
报警联动:报警器报警后,联动摄像机启动录像,联动灯光、警号等,或报警器报警后激活快球到达预置位。
可以说,这三大本质功能全部体现了高校安保对监控功能的需求。而在其他行业尽领风骚的网络监控虽然有着模拟监控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远距离视频信号过去不能传,现在能传;信息管理的高度集成等。但网络监控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至少是现在):视频信号有延迟,图像清晰度不理想、设备不成熟、所依赖的校园局域网不稳定、设备价格昂贵等。这些缺点在其他行业来讲似乎无伤大雅,微不足道,但对高校安防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如,远程网络视频会议实现了超远距离的音、视频传送,信号延迟几十秒又有什么关系呢?但对于高校安防来说却是致命的:万元左右的高速快球因操控信号延迟1-3秒,就像高射炮打蚊子一样,根本不能在监视器上捕捉到快速移动的监控对象!——实时监看功能实现不好;再如,运用于森林防火、汛情检测、旅游景点游客量等行业的网络传输,只要求看个大概场景,画面质量要求不高;但在高校,好不容易获取了重大犯罪嫌疑人的图像,但因经网络传送的,压缩编、解码后的画面质量不好而无法提供侦破线索,那回放取证功能又从何谈起?再如报警联动,警情发生后,经局域网传输,延迟2秒后的图像传送到监控员面前,犯罪嫌疑人可能已经离开了当时的位置,反应效果大打折扣。
因而,对于高校安防监控来讲,只有能够很好地实现和发挥出实时监看、回放取证、报警联动这三大监控本质功能的,才是好的监控设计(工程)。
但是,传输远距离、画质清晰而又不延迟的视频信号又如何实现呢?现在模拟传输的“宠儿”——光纤和光端机,产品成熟稳定,价格透明适中,乃达到你目的之首选。
但是,网络监控技术也绝非一无是处,在高校也会产生很好的适用案例。如,每地前端需求数量很少(不超过4个)但分布极为分散、后期敷设线缆不便、施工成本高而又具备网络端口的零星监控需求就非常适合借助校园网的平台优势,前端采用网络摄像机的方式实现,比起模拟方式来说,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大大节省了施工成本,而且可以“无限扩容”。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系统完成以后,“东一个,西一个”的特殊需求。
总之,模拟也好,网络数字也好,“抓住老鼠才是好猫”。 如果充分体现了监控的三大本质功能,也就全部发挥了监控作用,达到了设计目的,是好的设计,反之,则不是好的设计。
●所有的摄像机一定要集中控制吗?
传输的问题解决了,那散布于校园各个部位的数百甚至上千个各种类型的摄像机、报警器如何管理呢?是将众多的“涓涓细流”(前端)以模拟方式汇入大海(主控中心)?还是借助于无处不在的网络平台“分享其成”呢?回答很简单:一切从实际出发。“分而治之”和“中央集权”都要服从于“需求与效果”这个硬道理。高校保卫组织有几个很不起眼的特点,但应引起设计者的高度重视,在分散与集中,省时和省钱之间权衡和取舍:
1、没有多少高校保卫组织有能力在自己的办公场所(楼)筹到50平米以上的大型房间作为主控室,如果主控室不在自己身边,即使建立了主控室,谈得上使用方便吗?因为现实中有很多分中心距离办公地点远比主控室近得多。
2、如果学生宿舍发生了入室盗窃,哪怕是丢失了一个手机,保卫人员也得亲赴现场勘察,顺便就可在本地(公寓楼内)的硬盘录像机上回放录像,何必再专程跑到主控中心回放呢?
3、争取点经费很不容易,拿出将近三分之一的经费去装修主控室,搞大型电视墙、豪华操作台这样的“形象工程”,有必要吗?
4、高校大量的摄像机都设置在各室内楼宇中,楼内都有专兼职人员值守,报警系统报警后,就近出警很方便,不一定非得舍近求远,由主控中心再指挥人员出警。
5、占地数千亩的高校,即使校区开阔、高大建筑物分散,用于室外实时监看的快球也应该不会超过20个,这些必须集中传输与控制,在主控室专人值守,实时操控,其余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回放取证的固定枪机、半球,根本不需要实时监看,平时也无人值守,没发生案情也不去回放录像,那“跋山涉水”、“劳师远征”的传送到主控中心又有多大意义呢?
●量体裁衣,做适合自己的方案
有限的经费、对高校安防需求的深入透彻研究、对监控技术在高校安防中本质功能的准确理解和把握、高校保卫组织的工作基本运行方式和特点,以上要素的有机结合,决定了设备、器材选型、决定了监控点的位置、数量、决定了传输和操控的方式、决定了集中或分散的管理模式,进而决定了方案,决定了投资,最终决定了使用效果和效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系统简介:
泰山医学院占地总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全日制各类学生20000余人。
2002年老校区技防投资38万元,2004年新校区一次性投资160万元,几年来,结合使用情况,一直不断进行小范围优化整合,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二次升级改造,已累计投资近300万元。现系统共有技防中心(分中心)30个,各类监控主机28部;报警主机18台;各型摄像机409部;报警器223部;红外对射报警器76对。2009年,全校区所有学生公寓实现监控覆盖。2009年全校共发生盗窃案件52起,学生公寓发生20起,治安防范效果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安防科技》2010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