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量饮酒有什么危害
酒,无论度数高低,都是含有酒精的饮料,而酒精是一种能够刺激和麻痹神经系统、有镇定作用的物质,进入口腔后,它经过人的胃、小肠,渗入到血液中,再由血液带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在肝脏内,究竟分裂成水、二氧化碳和能量;在大脑内,当它麻醉了大脑细胞时,思维过程直接受到干扰而变缓,酒精浓度越高,受到影响的脑细胞就越多。
每一次过量暴饮,往往带来下面一系列危害:
1、伤害身体。酒精过量,会程度不同地造成心率加快,皮肤升温,神志不清,控制力减弱,动作不协调,或出现疲劳、恶心、头痛、呕吐,严重的还会出现酒精中毒现象。1999年12月份,某高校一研究生在宿舍死亡,其家属要求公安机关查明原因。公安机关侦查后排出了他杀和自杀可能,后经病理解剖查明,该生符合乙醇中毒而死。因喝酒而丧生,实在不值得。
2、殃及四周。醉酒后,由于身不由己而形不知所往,除不知所持,是不知所味;一种原始的冲动是人变得野蛮、愚昧、粗暴;异常的兴奋,又能诱导人为所欲为,出现迷离恍惚而洋洋自得的举止。人在这种失去理智的状态下很容易对周围的人破口大骂,动手殴打,或者从事一些莫名其妙的破坏活动。
3、荒废学业。很难想象一个醉汉还能潜心于钻研什么学业。醉酒的程度同智力恢复所需的时间大致成正比,在当今之世飞快更新的信息时代,不难推算出,一个经常醉酒的人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4、惹事生非。醉酒的人动辄摔倒、撞伤,酒后开车酿成大祸一类案件屡见不鲜,酒后溺水身亡、自食恶果的一类悲剧也不乏其例;酒后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伤害他人过铁窗生活的屡见不鲜;惨痛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为此,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醉酒的人违法犯罪,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正因为饮酒有上述危害,为了保证同学们健康成长,维护正常校园秩序,有关部门规定,大学生在校园内一般是不允许喝白酒的,更不许酗酒。
(二)在饮酒有哪些应该纠正的糊涂观念和错误做法
引起人们酗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糊涂观念和错误做法的出现:
1、“今朝有酒今朝醉”,“借酒浇愁”。这里表现的实质是逃避现实、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要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2、自命风流高雅,试图借酒引发冲动,产生某种“灵感”,到头来“灵感”未寻到,自身却醉乱如泥。
3、片面理解“酒逢知己千杯少”,以为交朋友离不开饮酒作乐。事实上“酒肉之交”未必靠得住。
4、错误地认为“男子汉天生应当会喝酒”。其实,用这种标准来衡量“男子汉”未免失之偏颇。“会酒未必真豪杰,忌酒如何不丈夫”!
5、为达到预定目的的而特地摆酒设宴,饮酒为名,交易是实。
6、逢场作戏,为“助兴”而即席端杯,或出于好奇而涉足,这种人最容易成为被摆弄的对象。
7、故意饮酒滋事,耍酒疯,实则是出于报复和宣泄的目的,以歪就歪装糊涂,用醉汉掩盖自身不正当的言行。8、硬着头皮充好汉,在酒桌上“舍命陪君子”,“为知己即便是敌敌畏也喝下去”,“一醉方休”。这种人大多酒量不大,但总想让他人心悦诚服,而最终往往受人以笑柄。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中不乏陈腐观念和陈规陋习,有些则是嗜酒者的自欺欺人的贪杯“口实”。当你举起酒杯时,不妨思讨一番,你是“为何而饮”,“为谁而饮”,“今朝饮酒又是为哪般”?
(三)应该怎样禁酒和预防酗酒
国家教委明文规定校园里不准经营烈性酒,学生守则也有酗酒的条文,但问题在于你是否真有诚意,是否真的认识到了酗酒的危害,如果确有禁酒的诚意,深切体会到酗酒的危害,那么你不妨试一试如下一些方法:
1、禁酒者。不要把不会喝酒当作一种遗憾,滴酒不沾者毕竟是大多数。要做到始终如一禁酒,最难过的关是亲朋相聚、朋友相约的场合。不要被一些“难得的聚会”,“今天不同寻常”之类的言语所打动。这时最好要注意几点:
(1)开席即声明自己不会喝酒;
(2)拒绝要有礼貌,但是态度要坚决,不要人人以“在讲客气”的错觉;
(3)主动倒上一杯饮料或茶水作陪;
(4)不喝酒是一种权利,态度要大方。
2、饮酒者。无论自斟自饮还是群饮,都不要忘了“节制”、“适度”,同时要注意几个细节问题:
(1)饮酒之前先吃点东西,空腹酣饮是最容易醉倒的;
(2)“干杯”,本是礼节性的辞令,演化到“一饮而尽”,当属一种错觉。要尽量避免“干杯”,低斟浅饮并不失风雅;
(3)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记住自己的酒量;
(4)喝酒已感到不适,产生反应时,联想一下自己和他人醉酒时难看的情景。
3、群饮者。多人在一起喝酒,是最容易发生酗酒和醉酒现象的。醉酒往往有一个过程,酒多话多,从语言上看,大体经历如下四个阶段:
(1)直方快语。相互之间,好言劝酒,也有怀抱某种目的,选中某个特定对象甜言蜜语集中相劝。
(2)豪言壮语。酒过数巡,有了几分醉意,往往出言不逊,或大话不绝于耳。有此征兆,明智的选择是停止继续饮下去。
(3)胡言乱语。当酒量过度,不胜酒力者,酒性开始发作,神志不清,思维紊乱,语无伦次,断断续续,似真非真,似假不假。然而,无休止“再干最后一杯”的情景恰巧在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此时的鼓动行为无异于落井下石。
(4)不言不语。这是醉酒后无可奈何、身不由己的一种表现形式,情况严重的,必需来采取治疗救护措施。
应该指出的是,一个真诚的人是不忍看到自己的好友酒后出洋相的。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关照,知己知彼,当止则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免失节、失当、失度,产生不应有的后果。
(四)大学生参与财博有何危害
赌博是一种丑恶的社会现象,是利用赌具,以钱财作赌注,以占有他人利益为目的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学生一旦参与赌博,其危害将是多方面的:
1、荒废学业。某校同寝室四名学生,入学时成绩名列前茅。以后受社会赌博风气的影响,打麻将赌博逐渐上瘾,围坐一起,经常赌博到凌晨两三点钟,有时还通宵达旦。平时作业不做,更无心钻研。到了上课,他们来不及洗漱,空着肚子,慌慌张张、恍恍惚惚进教室,在课堂上打瞌睡,酣声大作,教室一片哗然。有一人忘了戴眼镜,脱口就说:“哎呀,我的两筒(眼镜)丢了!”时间一长,四个人成绩全面下降,考试不及格,同时留级。
2、违反校纪校规。参与赌博很容易上瘾,既花费精力又浪费时间,从而不可能遵守学校正常的作息制度,不可避免地要违反校纪。有的因为长期熬夜,精神萎靡不振,就难免迟到、早退、旷课,即便勉强进了课堂,注意力不可能集中。有的干脆白天蒙头大睡,晚上“挑灯夜战”,上述四名学生后来就是如此。因为学校在就寝时间停电,他们不得不点上蜡烛,有一次烛火烧着蚊帐,直至火起,他们方才发觉。案发后,其赌博问题全部暴露。结果,其中一个(发起者)受到公安处治安警告处罚,被学校开除学籍,其余三人均受留校察看处分。究其原因皆由赌博所致。
3、破坏同学关系,影响正常秩序。赌博又是群体的违法犯罪活动,直接牵涉人际关系。一旦参与赌博,赢了的不会满足,输了的总想着“赶本”(把输的捞回来),这样,往往会无休止地继续下去,势必会影响同学关系,同学之间的互助、友爱之情往往会被利害关系所替代。
同时,赌博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周围环境,大多数不愿参与赌博的同学有碍情面又不便或不敢出面直接制止,想学习、想休息、想从事其他娱乐活动者往往忍气吞声。时间一长,不满意,不信任的气氛必然产生。
4、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高校学生中因赌博被学校给予开除学籍、留校察看之事时有发生,而因赌博走上违法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王某,因长期参与赌博,输光了钱、饭菜票,便卖了衣服、计算器等抵账,后来,终于走上了盗窃道路。开始他只是顺手牵羊地在校内盗窃同学的现金、饭票等,后来,竟发展到盗窃学校的计算机,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像王某这样因赌博走上犯罪道路的不乏其例。
(五)如何抵制和拒绝参与赌博
欲抵制和拒绝参与赌博,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违法往往从违纪开始,要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充分认识赌博的危害,培养高尚的情操,多参加健康积极的文体活动,充实自己的业余活动。
3、要防微杜渐,分清娱乐和赌博的界限。很多财博成瘾的人都是从“消遣”、“派夜宵”、“来烟”、“带点刺激”等开始的,久而久之,胆了也壮了,胃口也大了,从而陷入赌博的泥潭。
4、思想上要警惕,不要因为顾及朋友、同学的情面而参与赌博。遇到他人相邀,要设法推脱。
5、要从根本上关心同学出发,制止他人参与赌博,必要时要向老师或学校有关部门报告。
(六)毒品违法犯罪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危害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吸食(包括注射)毒品或欺骗、容留、强迫他人吸食毒品,以及非法从事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的活动都是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每个大学生都不可染指,要充分认识其危害:
1、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吸食毒品形成瘾癖后会产生强烈的病态反应:烦燥不安、失眠、疲乏、精神不振、腹痛、腹泻、呕吐、性欲减退或丧失。人体内的毒品达到一定剂量后会刺激脊髓,造成惊厥,乃至神经系统抑制,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静脉注射毒品又是传染肝炎、肺炎、性病及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2、摧残意志和精神,荒废学业。吸食毒品使人逐渐懒惰无力,意志衰退,智力和主动性降低,记忆力减退,致使学业荒废。某校8名学生吸毒成瘾后,生理发生极大变化,经常缺课、旷课,无法继续就读,对自己、对家庭都造成极大损失。
3、诱发犯罪、危害社会。吸毒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
第一,吸毒耗资巨大,诱发人为解决毒资铤而走险,走上盗窃、抢劫、诈骗、贪污、受贿、卖淫等犯罪道路。如某校一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宾馆工作,吸毒成瘾,先后盗窃,先后盗窃公款11万多元人民币,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第三,有些吸毒者以贩养吸,从害己转为害已又害他人。如某校学生杨某吸毒成瘾,为解决毒资,在校园贩卖、教唆他人吸食毒品,走上了犯罪道路。
正因为如此,国家对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处罚是严厉的,规定:凡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无论数额大小都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处以拘留和罚款;成瘾都予以强制戒除。对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的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
(七)如何预防毒品的侵袭
1、充分认识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危害性,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观念。
2、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避免孤癖的生活方式。
3、提高对毒品的防御能力,不要结交有吸毒恶习的朋友或听信他们的谗言。
4、决不可因好奇而尝试毒品,防止上瘾而难以自拔.
5、一旦沾染毒品,要主动向老师和学校报告,自觉接受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戒除及康复治疗。
(八)大学生涉足淫秽物品有何危害
所谓淫秽物品,是指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淫秽性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个别同学不知深浅涉足淫秽物品后,陷入泥潭,不可自拔,整日精神萎靡,心神不定,想入非非,以致污染风气,毒害心灵,荒废学业,有的还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彻底毁了自已。某高校一个成绩优秀的三年级大学生,为了捞钱而多次贩卖淫秽扑克牌,最后被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规定:“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向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大学生对于淫秽物品,要坚决做到不看、不传,更不能走私、制作和贩卖。要洁身自爱,读好书,结好友,参加有益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做一个“四有”新人。
(九)为什么学生之间不得“私设公堂”和“自行搜查”
宿舍是同学生活学习和休息的地方,一般情况下,生活、学习、娱乐用品及生活费等大都存放在宿舍。当你发现自己的钱、物被偷走时,切记不要胡乱猜疑,随意搜查他人物品和身体,甚至讯问他人。这种“私设公堂”和“自行搜查”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气愤之余必然要作一番分析,周围的人也可能成为你怀疑的对象。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可感情用事。如果你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当,简单生硬,不仅影响团结,造成同学之间关系紧张,甚至酿成大祸。某大学的一个女生宿舍内共住四人,本来关系很融洽,但其中一同学张某平时生活上不拘小节,经常借同学的饭票不还,久而久之,其他三名同学对张产生反感。在一段时间内,三人都发现放在桌子上的饭标不翼而飞。一次,一同学发现自己一条项链不见了,三人都怀疑是张偷的,于是在宿舍里互相进行“搜查”。“搜查”过程中三人发现张的饭票比较多,当场对其进行质问。张感觉到“搜查”是针对她一个人的,心情沉重,为表明自己清白,当天晚上留下遗书,卧轨身亡。某高校学生宿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一宿舍内经常丢东西,该房间的一同学被其他几人怀疑,于是这几名同学在一天晚上熄灯后,关起门来对怀疑对象进行“讯问”,并做了记录和录音。被怀疑的学一时想不开,认为“跳到黄河也洗不清这不白之冤”,产生轻生念头,用刀割断血管,写了血书和遗书后出走,系里派人及时将其找到,送到医院抢救才免于一死。事后该生家长到法院起诉,要求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两例说明我们一些同学法制观念十分淡薄,同学们应引以为戒,避免类似事情发生。
当你丢了钱物,又确实觉得周围的人可疑时应当怎么办呢?首先要分清盗窃与贪图小利、小偷小摸的界限。被盗物品价值较高,现金数额较大,符合公安机关的立案标准,遇这种情况在及时向老师和有关领导反映,并且可以直接向公安保卫部门报案,提供线索,积极协助公安保卫部门侦破案件;如果损失的价值不大,明显是占小便宜,则属于道德品质问题,可以通过班主任或系领导来解决问题,相信组织上会作正确处理。其次,对怀疑的人要客观分析,不可因平时某同学在这方面犯过错误、有过劣迹,而作“人有亡斧者”的主观判断,凭空想象。若确实发现一些迹象,亦应及时向组织汇报,供领导在处理问题时参考。
(十)对学校管理工作有意见怎么办
学生在校,生活上事事要自己处理,同于学校人多事杂,在管理上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学生的下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同学对学校管理工作产生意见,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你在生活上遇到不便,对学校管理工作产生意见,可采取以下办法处理,切不能违反宪法,张贴和散发标语及大小字报。
1、通过正常途径、程序,向学校有关方面积极反映意见。学校管理工作是为广大学生服务的,学校领导欢迎学生支持领导搞好管理工作,希望和欢迎学生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少学校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建立了校(院)长来访接待日制度,设立校(院)长联系信箱,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因此,当你对学校管理工作有意见时,可通过以下途径反映:
(1)通过生活班长及时转告你的意见和想法;
(2)向班主任、院系党政领导反映你的意见和要求;
(3)直接找学校有关部门的老师处理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利用校、院领导群众来访接待日或校、院长信箱,直接向学校最高领导反映意见。
2、在向有关领导或有关人员反映意见和要求时,态度要谦逊,注意文明礼貌。某校学生宿舍年久失修,经常停电、漏水,维修不及时,同学意见很多。后来,学生会干部和班主任一起去找校领导反映情况,学校很快采取了措施,进行翻修。同时,对失职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撤换了宿舍管理人员,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与此相反的是,同校另一宿舍,厕所漏水,流入寝室,该室同学找维修部门,但出言太重,与维修工人发生争执,以至殴打起来,双方互有受伤,动手打人者均受到校纪处分。
3、要积极反映意见,也要谅解领导难处。学校管理面广量大,同时由于学校近年来发展较快,人力、财力、物力不足,因此,同学有些要求合情合理,但学校处理问题受条件限制,一时无法满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谅解领导,以主人翁态度,同学校领导一起,克服生活上的暂时困难。
4、当与校内营业网点人员发生纠纷时,应向有关部门申诉,寻求妥善解决的方法。近年来,学校发展较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生活服务网点严重不足,学校有关部门雇用了大量的外地人员来经营服务业。同于这些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以赢利为目的,出售质劣价高的商品,加之甲方管理不严,引起学生的不满,时有纠纷发生。如某高校两名学生在校内经营点买了劣质商品,与业主发生斗殴事件,衣服被扯破,致辞使全班同学写信上诉校方,学校领导和教师及时出面协调,才将事态平息下来。所以当发生此类事件时,一定要通过有关部门解决,不要因一时气愤导致动手,引起事态扩大化。
(十一)对领导有意见怎么办
这里“领导”不仅是指院系领导,还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分团委干部等与自己接触较多的基层领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缺点客观存在,有意见也很正常。尤其是当同学们意见反映比较强烈时,一些正义感和责任心较强、性格直爽的同学、干部,更有不吐不快的感觉。那么对领导有意见该怎么办呢?
首先,责人须公允,意见应客观。尤其是一些个性较强的同学,更应客观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如有位同学,学习成绩好,但很高傲,常对老师讲课水平发议论,有时甚至在课堂上对教师不礼貌。有同学把这种情况反映给班主任,班主任批评了他,他却认为班主任偏听偏信、妒贤忌能,意见很大。又如一位学生干部对年轻的辅导员有意见,觉得他什么事都相信另一位女生干部而不信任自己,甚至怀疑辅导员想追求这位女生。但他却没意识到,这位女生干部对辅导员交办的事件件落实,自己却有好几件事做得有始无终,这才使辅导员不信任自己。像以上这此情况,就该多检查一下自己。
其次,谈心是最好的解决矛盾方式。意见有多种,反映意见的方式也有多种,总的来说是由意见性质和领导素质来决定的。但如果是非原则性问题引起的意见,一般来说谈心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因为高校中领导与同学作为一种师生关系,不存在什么根本的利害冲突,关系应该是融洽的。通过谈心,双方直接交换意见,沟通思想、找到问题症结、探讨解决方法,不仅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同时还可以加深双方的了解。谈心时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从自己这方面来说一定要冷静、诚恳,要多听听对方的意见;二是要适时,在领导工作紧张或心情不好时,谈心效果可能就差些。如果想找校系领导谈心,可先约定时间。
再次,要了解反映意见的渠道,依靠学校各通级组织解决问题。对于涉及原则的问题,如个别领导收受贿赂,在分配、招生等问题上以权谋私、生活腐化、挟嫌报复等,要勇于向组织反映。系一级可以向系总支书记反映;院一级可以找学校的党委纪律检查部门和监察部门反映;如果总是性质严重,学校无法解决,还可向学校所在地检察院举报,或向教委的纪检部门反映,相信依靠组织的力量,依靠法律的力量总是终会得到解决。要注意,对于涉及党纪国法原则性问题的反映或举报,一定要重证据,不可仅凭主观猜测或道听途说。
(十二)对校医在治疗方面有意见怎么办
俗话说:“前世无冤,今世无仇。”医生的主观愿望都想把病人治好,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有误诊或用药效果不佳的情况。对校医在治疗方面有意见要正确处理,不能狭隘鲁莽,甚至产生报复心理。为了避免产生意见或有意见能得到正确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病要及时就诊,如实地向校医说明发病的原因、时间和病情,切不能顾面子、怕住院耽误学习而隐瞒病情。
2、按医嘱服药打针,不能像吃饭一样,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而影响治疗效果。
3、对校医的治疗意见,要及时地反映,与班主任或家长商量正确处理,切不能感情用事,一时冲动,违法违纪。
(十三)不要购习或使用假证件
一些不法分子聚集在高等学校门前或附近地区,非法制作出售各种假证件,如学生证、毕业证、学位证、会计证、驾驶证、身份证甚至假户口本等,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一些大学生出于各种目的购买或使用假证件,经常把不法分子引进校园进行交易,这是违法的、错误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